8月31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
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已近3年,而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已满“周岁”。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践行者,“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成为自贸试验区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
而对于新入列的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而言,七地试点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近日发布的《自贸区蓝皮书: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对整个中国经济也发挥着重要的撬动作用,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方面,其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扩容七地各承重任
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扩容的争夺战,在今年地方“两会”结束之后即进入白热化:据媒体统计梳理,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建议等公开资料显示,有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提出申建自贸区。
8月31日,扩容试点结果出炉,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入列。
据高虎城介绍,第三批新扩容的自贸试验区七地试点,将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七地试点方向亦已明确——辽宁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就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进行探索。
河南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重庆市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四川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陕西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自贸蓝皮书指出,自贸试验区的开放与管理经验如果能取得共识,则可在全国更多的区域性城市群进行推广,如此便可对国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西部三地首次入列试验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批扩容自贸试验区里,四川、重庆、陕西三地不负众望,代表西部地区首次入列自贸试验区。
进入自贸试验区试点,三地的舞台在哪里?
“这三个地方都存在一个共性,即一种概念的叠加,一个概念是西部,一个概念是‘一带一路’,同时三地又都是*********新区的所在地,并且具备较高的科技研发、物流货运基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这三地又各具特色,比如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四川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腹地和重要支撑,重庆是西部地区门户城市。由于这三地具有代表性,将来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可以放到与其相似的地区进行复制。”
作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四川、重庆、陕西三地各自路径清晰、思路明确。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梁伟华就曾这样形容四川的独特优势,“我国已经打通从缅甸到印度洋的石油管道,有石油运输支撑、道路交通支撑,四川建设自贸区就有了基础。”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则认为,“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能源的产能合作、科教资源的交流对接以及军民融合等方面或将进行一些创新。陕西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0%,发展空间比较大,进出口主要集聚在西安,在外贸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陕西外贸增速还是保持在******方阵。”
而对于直辖市重庆而言,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着力探索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成为西部内陆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