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价格协会
文物要闻
相关链接

*********新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之五:兰州新区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魅力新区

 

来源: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子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18个*********新区。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2015年以来,各新区勇担使命,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保持了经济良好发展势头,探索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创新的好做法好经验,向社会传递出经济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示范,为全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新区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两江新区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现将会上各新区提供的工作进展材料摘编刊发,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十二五”期间,兰州新区成效明显,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86.17亿元,年均增长2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7.8亿元,年均增长27.67%。其中: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125.5亿元,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6.1亿元,增长9.49%。

一、建设发展成效

(一)围绕承接产业促集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一方面,积极借助外力,依托九大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延伸拓展电子信息、水性材料、光电制造、大数据、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链精准招商,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内功,实施企业“出城入园”项目46个,已建成投产兰石集团、和盛堂医药、青岛啤酒等项目,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支柱和龙头。

(二)围绕产城融合补短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健全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全力推动新区由单一型经济园区向综合型现代新城转变。按照“名校办分校、名院办分院”的模式,吸引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区聚集,整合省市11所职业院校集中向新区职教园区搬迁集聚。开通运营兰秦快速通道、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等,加快同城化步伐。以工业旅游、景观旅游、休闲体验等为重点,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商贸旅游,集聚新区人气。

(三)围绕创新引领促转型,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工程,产业孵化中心获批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北大众志“中国芯”等项目94家,与西安交大合作建设了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建设功能和产业互补的孵化园区,设立国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2家。

(四)围绕丝路建设谋合作,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进口冷鲜水产品和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签约引进百圣牛钟表、卓尔电子等项目13个。加快建设中韩产业园、中德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着力吸引电子产品、精密机械等外资企业入驻。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开通运营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和兰州至迪拜国际货运包机。

(五)围绕深化改革,着力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成立行政审批局,编制完成并公布了权责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扶贫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成立了综合执法局,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按照“小管委会、大园区”的模式,创新园区管理机制。

(六)围绕生态建设优环境,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美丽家园。以防护林带、城市绿廊、公共绿地为核心,分层次推进生态绿化,完成造林绿化1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建成区绿化率达到11.7%。逐步构建起以自然景观为主、人造景观辅助的城市景观系统。加大土地投资强度、土地贡献率的监控审核,确保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下步工作重点

新时期,兰州新区将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产业引领、产城融合,突出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努力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产业、城市、创新、生态、民******展的示范区。一是坚持“产业高端”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内生优势的培育,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起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坚持“立体城市”的导向引领,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用高品质城市,增强对产业和人气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三是坚持开放引领和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发挥平台作用,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新高地。四是坚持生态底线,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更加注重实现生态与经济、城市的和谐共生,努力为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五是贯彻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协会简介| 证件查询| 咨询服务| 会员单位

Copyright©2014-2015 版权所有中国价格协会 皖ICP备050466661号 技术支持:资海网络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