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价格协会
文物要闻
相关链接

*********新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之十一:******创新改革 壮大新兴产业 促进四川天府新区加快发展

 

来源:地区经济司子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18个*********新区。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2015年以来,各新区勇担使命,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保持了经济良好发展势头,探索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创新的好做法好经验,向社会传递出经济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示范,为全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新区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两江新区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现将会上各新区提供的工作进展材料摘编刊发,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四川天府新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获批以来,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新区建设发展,呈现 “快速起步、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具备******加速、提升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建设发展成效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集聚效应显现。2015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1亿元、增长7.3%,在*********新区中总量排在第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9.8亿元、增长12.8%。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基本形成,汽车整车年产量超90万辆、产值突破1200亿元,电子信息产值突破430亿元。

(二)规划不断优化完善,区域开发有序推进。完成总体规划评估及完善工作;各片区相继开展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规划以及产业、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成都科学城等新兴开发区域初步形成承载能力;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等成熟开发区域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区新增建成区约17平方公里,人口新增约10万人。

(三)开放高地加速打造,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双流机场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客货吞吐量分别达4223.9万人次、55.7万吨,开通国际航线85条,天府国际机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生态园等国别合作加快推进。引进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中航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等重大项目101个,实际利用外资7.27亿美元。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骨架路网体系基本形成,第二绕城高速天府新区段、“三纵一横”、货运大道等骨干道路全线贯通,“两横六纵”高速路网和“四纵六横”快速路网格局加快形成,新区已建成高速公路约180公里、主干路约21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系统逐步改善。

(五)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双创活力进一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农村土地股份量化试点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实践,土地潜力充分释放。推行“扁平化、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型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事项减少200项以上。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创新改革试验系统推进,200多家创新创业孵化企业、230多家创投机构、20多家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六)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城市新核初具雏形。以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域为目标,初步完成73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发展规划,布局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创意设计、军民融合、中德合作六大产业组团,引进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产学研合作等校院企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签约北京超星、启明星辰、搜狗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

二、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天府新区将按照“******加速、提升发展”的新要求,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开发、重点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天府新区“十三五”良好开局和提速提质提效发展。

一是抓好规划优化调整,高水平编制天府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组织编制或修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开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规划研究,推动“多规合一”。

二是抓好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打造以成都科学城、天府商务区和新兴产业园为重点的“大创造”产业板块,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中韩创新创业园和天府软件园为重点打造“大智造”产业板块,以龙泉汽车城、国际生物产业城、新津轨道交通园、视高产业园为重点打造“大制造”产业板块,以双流综保区为重点打造临空经济区,以“两湖一山”为重点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功能区,加快建设新经济区的核心区。

三是抓好******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等领域壮大军工融合产业。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深入推进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重点领域改革。

四是抓好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以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新区与成都中心城区错位发展、在*********新区中特色发展。加快发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

五是抓好招商引资和开放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快推动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等载体建设,支持国别合作园区发展。大力实施专业精准招商,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新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统筹抓好115个重点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六是抓好联动统筹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规划管理、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促进、要素保障等协调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统筹设,形成“一盘棋”加快发展格局。


协会简介| 证件查询| 咨询服务| 会员单位

Copyright©2014-2015 版权所有中国价格协会 皖ICP备050466661号 技术支持:资海网络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