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之十三:统筹谋划扎实起步推动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发展
来源:地区经济司子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18个*********新区。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2015年以来,各新区勇担使命,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保持了经济良好发展势头,探索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创新的好做法好经验,向社会传递出经济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示范,为全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新区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两江新区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现将会上各新区提供的工作进展材料摘编刊发,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南京江北新区批准设立以来,牢牢锁定“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机遇,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5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亿元,同比增长10.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41亿元,增长15.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3.59亿元,增长3.23%;今年1-5月,这些指标分别增长9.18%、43.78%、10.02%,新区建设实现平稳开局。
一、主要进展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在推动成立省新区工作领导小组。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职能机构设置批准设立,相关会议制度、调研制度、督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已基本确定。《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等编制加快推进。
二是创新发展特色初显。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合作的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合作平台签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加快建设。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三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确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4+2”现代产业体系。台积电12吋晶圆工厂项目今年3月顺利签约,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抓紧做好年底前试产准备,六合国轩动力电池二期预计6月开工;高新区生物医药谷被认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区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和市民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等标志性、功能性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审计评审;江北国际医疗中心、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七里河环境整治等一批生态环境提升项目抓紧实施。以“三纵三横”交通工程为重点,加快推动快速路网建设。
五是对外开放合作逐步加强。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探索建立与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合作共建机制。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建“南京高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
六是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建立完善新区统筹和行政区统分结合的规划国土管理体制,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与复星集团合作设立新区星景健康产业基金。
二、下步工作考虑
一是多措并举抓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加快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江北海港枢纽等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
二是千方百计抓科技创新。重点加快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集聚一批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领军型企业等高端资源。依托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基地,打造生物医药创业训练营等特色品牌。积极推动新区高校联盟发展,探索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
三是全力以赴抓城市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区建设,加快启动一批标志性、功能性城建项目;强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尽快启动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一期项目;高水平推动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建设,加快建设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重点项目。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加快雨污分流排水达标区建设。
四是下大力气抓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国土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新区全域范围内土地储备,筹建新区土地储备中心。推进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创新,推动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投资运作,研究设立服务贸易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