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城)镇建设”系列报道之十四:
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助力甘肃特色小镇建设
来源: 国家发改委
编者按: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研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促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中央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不久前联合召开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我们整理汇编了会议上浙江省、重庆市、福建省、吉林省等17省市的交流发言材料,将以系列文章形式陆续发出,供各地参考、借鉴。
“特色小(城)镇建设”系列报道之十四:
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助力甘肃特色小镇建设
一、甘肃省特色小镇建设基本情况
甘肃辖86个县(市、区)、1228个乡镇,其中,建制镇690个,乡538个,建制镇比例占全部乡镇的57%。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作重要批示后,省委、省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学习浙江经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规划建设特色小镇。2016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特色小镇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突出特色,明确了全省培育特色小镇的总体目标、方法步骤、创建要求、保障措施,确定从2016年至2018年,依托甘肃自然生态、民族人文、历史文化、优势产业、城镇风貌等特色资源,着力建设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香草小镇、定西市陇西县首阳中药材小镇等18个文化旅游型、民俗风情型、特色产业型、养生休闲型等各具特色的重点小镇,特色小镇均建设成为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绿色低碳、功能完善、产业集聚、开放包容、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同时,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特色小镇创建纳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为特色小镇创建责任主体,镇政府为实施主体,重点是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管理“四方落实”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具体做好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省直有关部门在抓好特色小镇创建的统筹、指导、协调等工作的同时,结合“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等工作,制定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清单,对列入清单的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编制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建设用地规模,通过科学规划,力争使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建设,2015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066万元,省级财政安排资金6.72亿元,用于各市州特色小镇的培育发展;倾斜支持18个重点特色小镇创建,省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每年给予1000万元以上资金补助,县级政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租赁收入以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专项用于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信贷和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PPP等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陇西县首阳镇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0.67亿元,采用BOT模式建设,引进了社会资本0.45亿元,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运营。目前,全省18个重点特色小镇中,有7个小镇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8个小镇新建重点项目确定了投资计划,明确了投资主体,部分项目前期投资已完成。
(四)保障建设用地。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把特色小镇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范围。在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的同时,注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金昌市金川区和敦煌市获评国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创新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特色小镇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用地。
(五)严格考核考评。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省级定期对特色小镇建设进展情况开展督查,每年对重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委托第三方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省级财政以奖代补的主要依据,下一步还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评估较差的退出全省重点特色小镇名单,建设发展成效显著的进入全省重点特色小镇名单。市州负责本地区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三、成效、问题及建议
我省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初步打造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比较典型的金川区双湾香草小镇,围绕“产业带动型小城镇”和“生态花园式城郊镇”定位,“农游结合”建成“十里花海”景观,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6个,有力推动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陇西县首阳中药材小镇,发挥中药材种植、交易、仓储、加工等优势,着力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链,成为西北******的中药材种植、初级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中心,全镇2015年加工饮片15万吨,日交易原药350吨、各类饮片60吨,年交易额20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崆峒区崆峒养生休闲小镇,依托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推动养生观光、种植、武术等发展,2015年接待游客130余万人,完成各类投资1.6亿元;通渭县平襄书画小镇,借助书画之乡浓厚文化氛围,积极打造书画文化产业基地,全镇已形成画廊220家,有书画装裱和经销人员2600余人,书画作品收藏量达100万幅,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
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和成绩的同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是城镇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甘肃财力薄弱,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城镇化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低。建议国家加大对甘肃等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力度,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二是城镇建设资金压力较大。甘肃小城镇建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大多投资额度大、盈利能力弱、回收周期长,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PPP等社会化融资模式推广难度大。建议国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倾斜支持甘肃等西部地区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金融支持。
三是特色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甘肃小城镇镇域经济基础差、产业发展不足,支撑带动就近城镇化的能力弱。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等西部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发展。(甘肃省发展改革委)